室内防水是建筑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无论是卫生间、厨房、阳台还是地下室等室内空间,良好的防水技术能够保障这些区域干爽舒适,避免因漏水问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
卫生间作为室内用水最为频繁的区域,防水要求极高。首先,卫生间的基层处理是关键。基层应平整、坚实,无空鼓、起砂等现象。在卫生间地面和墙面的交接处,要做成半径不小于 10mm 的圆弧角,这样可以使防水层更好地覆盖和贴合,避免在这些阴阳角部位出现防水薄弱点。对于卫生间地面,如果有预留孔洞,如排水管道孔洞等,要保证孔洞周围的基层处理细致,孔洞边缘要整齐,在安装管道后,要用防水砂浆或其他密封材料对孔洞与管道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
在卫生间防水材料的选择上,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是一种常用且效果良好的材料。这种涂料结合了有机聚合物的柔韧性和水泥的刚性,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耐水性和粘结性。它可以适应卫生间基层因温度变化或轻微震动而产生的变形,同时能够与基层牢固粘结。在施工时,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将聚合物乳液和水泥混合搅拌均匀。涂刷时,一般先从墙面开始,由上至下,再涂刷地面。墙面的涂刷高度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淋浴区的墙面防水高度不应低于 1800mm,其他非淋浴区墙面防水高度不应低于 300mm。涂刷过程中要保证涂层均匀、无漏涂、无气泡,并且要分多次涂刷,每次涂刷间隔一定时间,一般为 2 - 4 小时,具体间隔时间要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调整,最终使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为 1.0 - 2.0mm。
厨房的防水也不容忽视,尽管厨房的用水相对卫生间较少,但仍有洗菜、洗碗等用水情况,且一旦漏水可能会影响到楼下住户或破坏厨房的橱柜等设施。厨房的基层处理与卫生间类似,要保证地面和墙面的平整度和坚实度。在防水材料方面,也可以选择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对于厨房地面,要注意排水坡度的设计,一般排水方向朝着地漏,坡度不小于 1%,以保证地面的水能够顺利排走。在涂刷防水涂料时,地面和墙面的交接处要重点处理,确保防水层连续无断点。
阳台防水同样重要,尤其是开放式阳台或有洗衣机设置的阳台。对于开放式阳台,要考虑雨水的冲刷和渗透,防水处理要覆盖阳台的地面和墙面。如果阳台有洗衣机排水口,要在排水口周围加强防水处理,防止洗衣机排水时出现渗漏。阳台的防水层可以采用卷材防水或防水涂料。卷材防水如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阳台应用时,要注意卷材的铺贴牢固性,特别是在阳台边缘和与建筑物主体连接的部位。防水涂料的施工则要注意与阳台建筑材料的粘结性,保证防水层的整体性。
地下室室内防水除了要考虑地下水的渗透外,还要注意防潮问题。在地下室室内防水中,除了可以采用与地下结构防水类似的防水混凝土和卷材防水等措施外,防潮层的设置也很关键。防潮层一般设置在地下室室内地面与墙面的一定高度处,可以采用防潮涂料或防潮卷材等材料。防潮涂料能够在地下室室内表面形成一层防潮膜,阻止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室内。防潮卷材则通过铺贴在墙面上,起到防潮作用。在地下室室内防水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条件,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施工,影响防水和防潮效果。
室内防水工程完成后,要进行闭水试验来检验防水效果。对于卫生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的区域,要将地漏等排水口封堵,在地面注水,注水高度一般为 20 - 30mm,观察 24 - 48 小时,如果没有出现渗漏现象,则说明防水工程合格。如果发现渗漏,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修补,重新进行闭水试验,直到防水效果达到要求。
室内防水技术是保障生活空间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不同室内空间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防水处理,从基层处理、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和闭水试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才能确保室内环境的干爽舒适,避免因漏水、受潮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